新聞專區(qū)
焦點新聞
2023.06.13
健康網(wǎng)》85%肌少癥患者同時也患骨鬆 醫(yī)列3招快速自我檢測
醫(yī)師表示,肌肉量減少對健康的影響很大,不僅容易跌倒、骨折,也容易引發(fā)心血管疾病、骨鬆以及增加失能的風險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隨著年紀增長,肌少癥逐漸受到重視,但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肌少癥呢?對此,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粉專發(fā)文分享快速自我檢測肌少癥3撇步,包含量小腿圍、握力測試、站坐測試,並提醒民眾,有85%以上肌少癥患者同時也患有骨質(zhì)疏鬆,不管中老年人或年輕人都不可輕忽。
醫(yī)師表示,肌肉量減少對健康的影響很大,包含力氣、步態(tài)、平衡、體能表現(xiàn)等,身體各項機能容易衰退,下肢功能變差容易跌倒、骨折,也容易引發(fā)心血管疾病、代謝癥候群、骨質(zhì)疏鬆等,還會增加失能的風險。因此列出3招快速自我檢測肌少癥方法,供民眾參考:
1.量小腿圍:測量小腿最粗處的小腿圍,男性小於34公分、女性少於33公分;或是利用雙手手指圍住小腿,若圍住小腿仍有空隙,可能就有肌少癥的情況。
2.握力測試:握力器可了解力量強度,男性少於28公斤、女性少於18公斤得需注意。
3.站坐測試:連續(xù)起立坐下5次所花費的時間,測試肌肉的耐受力,若超過12秒則懷疑有肌少癥。
醫(yī)師提醒,肌少癥是中老年人衰弱的危險因子,但年輕人也可能因為缺少運動、營養(yǎng)不均衡而缺乏肌肉,提早面臨骨質(zhì)疏鬆的危險。
國健署呼籲,為維護長者日常生活功能,看似平常的洗碗、洗衣或掃地等家務(wù),都是增加身體活動的選擇之一,只要適度增加動作的幅度、力道及時間,不但可以協(xié)助肌力提升,還可降低長者衰弱風險,搭配均衡飲食(尤其蛋白質(zhì)的補充)及充足睡眠等,能減少肌少癥發(fā)生。